发布时间:2025年1月15日 来源: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
2025年1月13日(周一)下午2:30,广州航海学院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在310会议室召开了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审定及培养方案编制推进会。会议由王雪莲副院长主持,各专业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和教学秘书参加了会议。
会上,王雪莲副院长首先传达了刘向阳书记对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意见,强调了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学院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王雪莲副院长就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出要求,并围绕强化思政教育、AI赋能、专业认证、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做了报告。

各专业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本专业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思路,课程体系构建及培养方案修订情况。王雪莲对各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对课程体系设置给出指导性建议。与会各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就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与会人员提出构建“专业基础课+方向基础、方向选修+专业拓展课”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模式,通过设置多个方向,既保证专业核心知识的全面覆盖,学生又可以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方向。打破传统课程间的界限,将原本孤立的单项实践整合为以专业素养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创新。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与会人员提出打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前的界限,深度融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基础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使学生能够将相关基础知识应用到专业实践中;在素质教育中融入工程伦理、工程与社会等课程,使学生在专业实践中提升人文素质;在艺术素养课程中引入工程设计艺术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在语言交流类素养课程中引入国际工程文化交流与谈判技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在思政类素养课程中,将中国交通史、“一带一路”工程实践与国家形象等专业课融入,实现大思政格局。
强化第二课堂、实践导向育人也是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研讨会提出,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走出校园、深入行业一线;对学术活动、竞赛参与、科研项目等学分进行细化,制定详细的管理办法,确保每项活动都能有效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科研素养的提升。
最后,王雪莲副院长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她强调,2025版培养方案的制定是积极响应时代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修订目标是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大家会后继续深入研究、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广州航海学院智能交通与工程学院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初审:土木与工程管理学院 余 沛
复审:土木与工程管理学院 王雪莲
审定:土木与工程管理学院 刘向阳
发布:党委宣传部 刘晔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