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学院官网手机端

中德“4+1”商务英语专业(联合培养本硕项目)硕士前置课程顺利结课

2022-10-25

(国际交流学院供稿)10月10日晚上,我校与德国德累斯顿国际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德“4+1”商务英语专业(物流管理方向)联合培养本硕项目第三模块外方硕士前置课程考试采用口试的方式举行。该项目2019级与2020级全体学生参加考试。

根据该项目的培养计划,中德“4+1”项目引进7门外方硕士前置课程,7门课程按三个模块分批授课与考试,此次考试课程为最后一个模块即第三模块,相关课程已于8月19日至9月2日期间由德方合作大学通过远程在线完成相关教学任务。第三模块采用的口试考核方式有别于前两个模块的笔试考核方式,是一种考评双方直接对话式,两位德方口试教师依次测试一名考生,每名考生考试时间为10分钟。口试内容包括相关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英语表达能力、对所提问题回答的深度和广度。整个考试时间持续近4个小时。在考试现场,同学们严肃认真,积极主动回答口试教师的提问;备考的同学提前调试系统,认真准备。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李虹教授和中方助教现场协助,考场秩序良好。

(考生全神贯注口试)

(备考学生调试考试系统)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中外合作项目外方引进课程顺利开课,降低疫情对课程教学质量的不良冲击和影响,国际交流学院提前精心准备,认真做好引进课程教学组织和风险防控工作。2021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多次与德方合作大学视频连线,对项目引进课程在线教学与考试相关安排反复交流沟通,两校根据教学实施建议方案,紧紧围绕授课方式、授课平台选择、教学时段、课程考核及教学质量保障等具体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多方位保障课程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模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本次引进课程的圆满结束离不开教务处、图书馆、港口与航运管理学院、外语学院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我校学生勤学好问的良好学风受到了德方教师的一致肯定,教学效果良好。国际交流学院将继续以学生成长与发展为工作重心,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疫情特殊时期教育教学新模式,主动协调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认真做好引进课程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保障我校中外合作项目高质量平稳运行,促进中外合作项目提质增效,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上一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举行第2期党课培训班开班仪式暨党课培训第一讲 下一条:校领导到港航学院调研指导交通运输硕士专业学位点建设工作

关闭